健康促進

 

首頁 
關於H.C 
衛生教育資訊 
使用規則 
訊息公佈欄 
業務介紹 
活動行事曆 
相關法規 

 

[首頁][相關法規][健康促進]

<學校健康促進計畫>

 中華民國九十年九月四日行政院台九十教字第○五二○八二號函核定

壹、計畫緣起

一、依據

(一)八十八年公布之教育基本法第二條明定「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人文涵養、強健體魄……,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

(二)八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八九)會管字第○○二二六四一號函所送院列管之「學校衛生發展中程計畫實地查證報告」建議事項。

(三)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八九)會綜字第○○二五三二四號所送行政院第二七一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之『行政院所屬各機關施政計畫』。

(四)配合教育改革之理念與目標,落實全人教育,推廣學生終身學習理念,充分發展潛能及促成自我實現,培養身心發展健全的國民。

二、未來環境預測

(一)培養新世紀的健康國民

  個人的身心健康是從事生涯規劃與終身學習的必備條件,惟有身心健全的國民方能擔負起新時代國家發展的任務,在教育改革的思維與實踐理念下,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應用健康生活實踐策略,透過不同學習領域的教育活動,傳授健康基本知能,啟發重視生命的價值觀念,養成適應現代化生活的能力,為國民健康奠定深厚基礎,期能在新世紀國家整體競爭力中擔負起重要使命。

(二)提高自我健康照顧知能

  由於疾病型態的改變,加上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健康問題導因於人類的生活型態和行為,因此,過去的以疾病治療為取向的醫療模式,已不足以因應現代國民健康需求。最近幾年,預防的觀念已被廣泛用以解決及維護健康問題。事實上,研究指出,採取積極性的健康促進觀念、特殊保健及實踐健康生活,已凌駕在疾病預防觀念上,故每一個人必須為自己的健康負起更大的責任;換言之,提高自我健康照顧能力,是提升生命品質之主要關鍵。

(三)發展多面向化的健康促進策略

  長久以來,人們對學童健康的照顧與追求,多偏重於生病後之診斷、治療與復健,而忽略了未發病前的健康照顧與發展。惟隨著環境與社會結構改變,許多疾病並非經單一因素所造成,學童健康促進的策略,應運用行為改變、衛生教育、社區組織、社會行動等技術,加上政府的衛生、經濟、福利、環境政策之配合,方易達成。

(四)導入社區整體資源

  學生健康行為和習慣需賴學校、家庭和社區各種資源充分配合之下,才能具體表現出來,因此,學校和社區的相關政策和活動均須密切配合。冀求學校發展為教職員工和學生健康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場所,除提供健康知識、培養健康相關技能、提供練習的機會外,在學生表現出正向行為時,更需給予適時、適切的支持與增強。更重要的是,學校應主動結合家庭和社區,建立良性的合作關係,使社區民眾實踐健康生活,達成全人健康的目標。

三、問題評析

(一)學生健康問題日趨嚴重

  根據衛生署調查,學童近視罹患率高且逐年上升(以八十九年為例,國小一年級20.4%,國小六年級60.6%,國中三年級80.7%)且近視深度也呈增加趨勢。以歷年資料分析研判,未來學童近視率還會提高,度數亦會加深,對國民之健康衝擊更鉅。學童齲齒罹患率,以八十四年調查國民小學六年級兒童之齲齒盛行率90%,平均齲齒顆數4.22顆,矯治率僅30%,此與世界衛生組織所訂『公元二千年十二歲兒童之恆齒齲齒指數(DMFT)下降至三顆』之口腔衛生目標相較,仍有待努力。15至24歲青少年事故傷亡比率占62.71%,以上現象不但使個人健康品質深受戕害,也使國民醫療費用加重,故應透過學校培養學生實踐健康生活,落實健康服務與輔導措施,期有效遏止學生健康問題之發生與惡化。

(二)學生體適能之提升日益殷切

  體適能乃是個體日常生活之動力與泉源,然因科技發達,都市化生活節奏較快,活動空間狹窄、坐式生活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相對減少;加上精緻化飲食,熱量攝取過剩,肥胖比率增加,學生體適能日趨衰退,而嚴重影響國民健康。為有效紓解情緒,減緩焦慮,增加心肺功能,增強自信心,減少身心健康的威脅,應落實學生體適能,提升工作。

(三)社區健康資源之融合亟待建立

  健康學生之培養,有賴學校、家長、社區相互合作,因此,除家庭、學校之配合外,應善用衛生、醫療、環保、社會服務與福利機構的協調合作機制,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的學校健康照護系統,使學生獲得全面化、專業化的照顧。

貳、計畫期程

本計畫自民國九十年一月至九十三年十二月。

參、計畫目標

一、目標

本計畫旨在營造健康與安全校園環境;積極推動健康教育與活動;提供優質衛生保健措施;以培育學生健康生活習慣,期使學生健康、安全、快樂成長。

二、預期績效指標

(一)健康環境

1.九十年度輔助自來水供應區之學校接用自來水達100%;九十一年度校內自來水與非自來水管分管率達100%。

2.九十三年度國小、國中午餐普及率由現行81%、49%分別達95%、70%並提升其供應品質。

3.校園食品規範明確,健全校園食品申請審查機制。

4.學校校園食品中毒事件由目前每年約40件逐年降低。

(二)健康教育

1.九十三年度高級中等以上學校學生接受心肺甦醒術(CPR)訓練者達85。

2.九十年底各級學校護理人員、護理教師接受心肺甦醒術訓練者達90﹪,且至少每二年再受訓乙次。

3.九十一年底各縣市至少擇定乙所學校成立急救教育中心。

4.九十三年度底中小學生參與規律運動之比率提高10﹪;學生體適能提升10。

5.九十三年底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體重過重之比率降低15。

6.中小學生對嚼食檳榔之危害認知率達95%。

7.校園全面禁菸達100。

(三)健康服務

1.九十二年底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生健康檢查(篩檢)率達100%。

2.每年輔助改善100所醫療資源缺乏之偏遠地區學校健康中心設備。

3.學童視力不良比率降低,其指標如附錄三之貳、計畫目標(第6頁及第7頁)

4.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平均齲齒顆數至九十二年達3.80顆以下。

(四)健康研究

1.各校均訂定健康宣導週,加強健康宣導。

2.辦理護理人員回流教育,使學校護理人員教育程度達專科以上者由現行60%至九十二年達75%。

3.每年擇定20所學校試辦「學校家庭社區健康」營造模式。

4.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每學年辦理所屬學校衛生組長研習乙梯次。

5.各校均培訓學校健康促進種子教師及健康促進小天使。

肆、既有策略、計畫之執行檢討

健康是一切事業的基礎,而學生時期可塑性高,是健康行為、態度與習慣建立之關鍵期。為使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近年來政府推動學校體育與衛生工作係以提升學生體適能及促進學生健康為兩大主軸,一方面發展學校體育教學,蓬勃校際體育活動,厚植全民體育,訂定提升學生體適能(333)計畫,期能增加規律參與運動之人口;另一方面訂頒並執行「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學校飲用水衛生改善四年計畫」、「增置國中小護理人員計畫」、「學校衛生發展中程計畫」;同時為防制學生濫用藥物、消除菸害、預防感染愛滋病,並宣導酗酒及嚼食檳榔之害處;訂定「春暉專案實施計畫」,各計畫執行情形檢討如附件(第28頁至第31頁)。

伍、計畫實施策略

為達到本計畫目標,其實施策略如下:

一、營造學校環境,維護健康生活。

二、加強健康教育,建立健康行為。

三、強化健康服務,增進健康照護。

四、創新健康研究,提升健康品質。

陸、實施項目、內容與分工

第一部分:實施項目與內容

策略一:營造學校環境,維護健康生活

一、營造安全無虞生活環境

(一)加強防火救災管理

  學校應強化校舍建築管理,確保師生使用建築物之安全;加強防火安全措施,充實師生防火救災應變知能;加強用電設施管理,維護學校師生用電之安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滅火器及防火措施;提高師生防範知能,減少生命財產之損失。

(二)維護學生育樂休閒安全

  學校應加強學生校外活動安全輔導,以增進學校及家庭對學生校外休閒活動之輔導;加強育樂休閒安全教育,以強化師生正當安全之育樂休閒知能,達到運動、休閒安全之目的。

(三)落實遊戲器材及運動設施管理

  學校應定期保養、維護、修繕學校遊戲器材及運動設施,訂定使用安全管理相關規定及正確使用說明,並加強安全教育,使師生皆能安全正確地使用,防範意外事故發生。

(四)建立事故傷害防制與緊急救護體系

  教育行政機關輔導各校建立學生緊急傷病機制,辦理校園事故傷害登記與分析工作,研議可行之預防措施;結合地方醫療機構建立校園學生緊急救護系統。

二、提升校園食品品質

(一)加強校園食品管理

  教育部研訂「校園食品管理規範」,規範校園販售之食品品項,落實食品標示與營養標示措施;並教育選購優良食品,辦理校園食品管理研習,建立正確食品消費行為。

(二)成立校園食品專責單位

  各級教育主管機關會同衛生機關及相關專家組成「校園食品委員會」,統籌規劃校園食品之輔導審查及評鑑等相關業務;加強食品上架管理,避免偽造或劣質食品進入校園,以提升校園食品品質。

(三)建立校園食品自主管理機制

  國民中小學應研訂校園食品自主管理要點,設置學校員生社管理專責人員,落實自行檢查管理。

(四)加強餐盒衛生管理

  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督導各校依教育部與行政院衛生署頒布之「中小學外訂餐盒食品衛生管理要點」,向合法餐盒廠商訂購並注意其食品營養、衛生與安全;落實餐盒及食品留驗制度。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協調衛生行政機關加強學校附近餐飲業之稽查與輔導;宣導學校選擇適合營養需求之餐盒

(五)落實學校午餐功能

  研議改進午餐供應方式,以增加午餐普及率;辦理午餐學校依教育部訂頒「學校午餐食物內容及營養基準」試辦供應,並實施均衡飲食教育,提供均衡合適之飲食;鼓勵多攝取蔬果、主食等,以達到建議量,減少飲料、零食等之攝取,建立正確飲食觀念與良好習慣;辦理午餐營養、衛生、生活、環保教育。輔助更新現有午餐廚房設備,重點增建學校午餐輸送食物專用升降機,改建逾齡危險廚房建築,提升偏遠地區午餐品質,輔助學校提高午餐廚工專業知能,辦理廚房從業人員研習訓練,建立廚工健康檢查制度,輔導學校落實自我衛生檢查制度。

三、改善學校飲用水衛生

(一)提高自來水接用率

  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全面調查學校飲用水衛生與管理需求,協調自來水事業機構優予鋪設學校用水管線,專案輔助學校接用自來水;輔助非自來水供應區學校增設簡易自來水設施。

(二)充實飲用水設施

  輔導改善儲水、蓄水設備,更新老舊水管、輔導自來水與非自來水分管使用或全面使用自來水、停用非自來水;規定學校應備有足量、衛生之洗手設備。

(三)加強飲用水設備管理

  督導各校指定人員依環保署頒布之「飲用水設備維護管理辦法」,辦理飲用水設備之定期維護、定期水質抽查及檢驗並指導相關設備正確使用方法

四、貫徹校外安全管理

(一)加強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學校應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規劃學校周邊學生上下學安全交通動線,協調規劃學校導護志工或社區義工協助交通安全維護工作,並宣導騎乘機車戴安全帽,與警方合作共同嚴禁學生無照騎機車或飆車行為,俾落實學生交通安全規則認識與道德認知,快樂上學,平安回家。

(二)強化校外教學安全維護

  學校應妥擬校外教學計畫,慎選校外教學場所,租用合法安全之交通工具,注意飲食安全衛生,住宿地點之合法性及安全性,如需委託代辦,必須簽訂契約,為師生辦理保險,俾師生均能有安全且有意義之校外教學品質。

 策略二:加強健康教育,建立健康行為

一、提升體適能(本部已核定實施,計畫內容如附錄一)

(一)普及體適能教育

  依教育部所頒訂「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督導學校落實體育教學,研發體育教學教材及教具,結合地方政府辦理體育教師研習與進修;依教育部所頒訂「中小學體育教學訪視要點」,加強實施體育教學訪視與輔導,研議將體適能納入體育成績評量及推甄入學之項目。

(二)拓展體適能活動機會

  倡導及推動幼稚園及中小學生新式健身操,落實晨間操、課間操、課外活動及假期體育育樂營;督導學校辦理班際、校際比賽及全校性運動會,舉辦多元、樂趣、休閒、社區化之體育活動,拓展學生運動機會;另輔助學校充實運動場館及設備,擴增兒童及青少年運動空間。

(三)推動「提升學生體適能(333)計畫」

  教育部結合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督導學校定期辦理學生體適能檢測,並依我國學生體適能常模,輔導中小學校全面推動學生體適能護照,指導學生評估體能狀況,並參與體適能活動,培養規律運動習慣,提升學生體適能。

(四)辦理體適能獎勵措施

  依教育部所頒「獎勵體適能優異學生要點」擴大徵求企業廠商,結合社會資源進行策略聯盟,提供獲獎學生消費上的折扣優惠或贈品,獎勵體適能優異之學生;另獎勵推動體適能實施績效良好的學校。

二、推廣均衡飲食與體重控制教育

(一)推廣均衡飲食活動

  學校利用相關課程實施課內教學,辦理飲食教育活動,結合家長輔導學生養成每天吃早餐及定食定量之習慣。

(二)實施體重控制教育

  依教育部頒訂之「學校輔導學生體重控制實施方案」,遴校辦理中小學生體重控制教育;針對過重或過瘦之傾向者,應結合家長給予正確飲食、運動及體型意識之指導;逐年擴大指定中小學實施體重控制教育指導班,落實校園學生體重控制評估作業。

三、加強急救與求生訓練

(一)加強安全與急救知能

  教育部結合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辦理急救教育種子教練研習營,編製急救教育教材,充實急救教育教具,如甦醒安妮模型……等,輔導高級中等以上學校成立急救社團,研議並推動高中(職)男生利用軍訓等相關課程全面接受緊急救護單元教學,輔導各縣市選定學校成立急救教育中心,提高各校護理人員、護理教師急救知能,使成為各校急救教育之推動者,全面推展教職員工生急救教育,以緊急處理突發之傷病學生,減低傷亡程度。

(二)實施求生救生技能訓練(本部已核定實施,計畫內容如附錄二)

  依教育部所頒『提升學生游泳能力中程計畫』輔導設有游泳池之學校,落實游泳教學,提升游泳技能,並加強救生教育與訓練;由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結合學校、民間企業機構辦理水上救生訓練營,增強救人救己的技能,另外加強游泳安全教育。

四、加強性教育

(一)建立互相尊重平等的兩性關係

  教育部結合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學術單位研發設計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教材教具,辦理師資研習,實施兩性平等教育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並定期出版兩性平等教育刊物,以輔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性、愛、婚姻觀及兩性關係,避免學生受到色情書刊、漫畫及錄影帶的不良影響;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各級學校均成立「兩性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成立性騷擾與性侵害事件處理小組,預防性騷擾、性侵害,建立通報及申訴制度,提升兩性平等教育環境,營造無性別歧視與性侵害的校園。

(二)加強性健康教育

  學校教導學生做正確的性行為抉擇,推動性病(含愛滋病)預防教育;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研發懷孕避孕教育等補充教材,辦理教師研習,成立性教育資源站、性教育諮詢專線等措施,加強推動性健康教育,期能有效避免青少女懷孕、降低性病罹患率及墮胎率。

五、強化菸酒與藥物濫用防制教育

(一)落實菸酒及檳榔防制教育

  研發菸害及檳榔防制教材教具;各級學校實施拒菸及檳榔危害健康教育,加強宣導吸菸、酗酒、嚼食檳榔之危害;校園內切實依照菸害防制法相關規定辦理對於吸菸之青少年輔導「減量」或「戒菸」。清查違規吸菸、嚼食檳榔學生,並建立名冊實施「戒除教育」。

(二)強化藥物濫用防制教育

  強化藥物防制工作;研發藥物濫用防制教材教具;各級學校實施藥物濫用防制教育,加強宣導濫用藥物之危害,並針對藥物濫用之高危險群學生訂定處理原則,加強其輔導與追蹤列管;如有進一步治療與輔導之必要者,學校應即通知家長,並得轉介至行政院衛生署「指定藥癮治療機構」及該署補助辦理「青少年藥癮病患心理復健實驗計畫」之民間團體,接受藥癮戒治及心理輔導,各級學校仍應持續加強該個案輔導與追蹤,以協助其戒除毒癮,維護身心健康;若個案或家長拒絕送醫或戒治無效時,學校得依「毒品危害防治條例」相關規定報請司法機關處理。

策略三:強化健康服務,增進健康照護

一、建構學生健康檢查及管理制度

(一)統整學生健康檢查措施

  輔導各國民小學依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檢查方法、統一之紀錄格式實施學生健康檢查。繼續研訂國中、高中(職)學生健康檢查項目及方法,統合大專院校健康檢查項目與方法,合併訂定成為學生健康檢查紀錄手冊,隨學程提升或轉學而移轉。

(二)實健康檢查與複檢

  依行政院核定之「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輔助縣市政府全面辦理國民小學學生健康檢查,並加強督促學校結合社區醫療資源對檢查結果異常者實施複檢作業,提高學生健康檢查效能。

(三)加強學生健康資料之管理與應用

  地方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應輔導各校將學生健康檢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與彙報作業,以作為學生衛生保健政策規劃之參考。學校應依學生健康需要,研訂因應措施納入校務計畫;推廣學生健康管理資訊系統,辦理資訊系統應用研習會,製發資訊系統光碟;輔導學校辦理學生健康狀況及疾病史之調查、評估、登錄、照顧及教學活動安排等管理事宜。

(四)強化學生體格缺點矯治成效

  透過學生健康檢查實施過程,建立家長-學校-社區醫療院所三者間的合作機制,將健康檢查中發現之體格缺點項目,如視力不良、齲齒、疝氣、隱睪、生長遲滯、頭蝨、寄生蟲、皮癬等,逐一通知家長進行矯治,並將處理過程與結果記錄、彙報縣市主管教育機關。必要時,學校應與醫療衛生機構合作執行團體治療,以增加矯治成效。

二、照護特殊疾病學生健康

(一)建立特殊疾病學生醫療轉介及照護制度

  訂定轉介醫療計畫,針對罹患先天性、傳染性或急、慢性疾病,如: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氣喘、癲癇、癌症、精神疾病、高血壓、水痘、腸病毒等之學生,辦理列案管理,建立家長-學校-家庭醫師(個案常去就診之醫療院所)三者間的連結管道,實施生活照護與諮商,並作成生活輔導紀錄;另與專業學會、醫療院所合作辦理特殊疾病學生照護研習,增進學校護理人員、導師及家長對疾病認知與照顧知能。

(二)研發特殊疾病學生體育課分級制度

  由教育部委由運動醫學專業人員針對患有心臟病、癲癇、氣喘、血友病、中樞系統疾病等的學童,研訂體育課分級制。將體育課依運動強度分輕度、中度、重度等,並由醫師根據診斷結果勾選學生疾病之嚴重程度,建議其參與運動等級,供老師、家長及學生參考;辦理特殊疾病體育分級推廣研習,加強教師處理特殊情況之能力;編訂指導手冊

三、推展校園疾病控制

(一)辦理校園學生預防接種

  各校應配合並協助衛生行政機關實施學生預防接種工作,及辦理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童預防接種調查及補行接種,疫病傳染期間協助配合施打疫苗。

(二)落實校園疾病監控

  傳染病發生或流行時,教育行政機關應輔導學校配合衛生、環保機關,辦理傳染病通報、患者治療、採取隔離檢疫措施,主管機關應視流行情形採取停課及相關措施。各校應隨時掌握學生請病假人數,及早發現傳染病之流行情形、病童之治療情形及返校狀況,以防止傳染病之蔓延。

(三)實施傳染病環境控制

  各校應加強環境衛生管理與維護,遏止傳染疾病發生;傳染病發生期間,進行環境消毒,改善衛生設備。

(四)推動疾病防治教育

  配合「道德與健康」、「健康教育」、「公共衛生護理」、「健康與體育」等課程,加強疾病防治、就醫用藥等之教學;指導學生平時注意及採行疾病預防之作為,避免疾病發生;鼓勵各級學校與社區醫療院所共同辦理疾病防治研習會,進行疾病教育的團體諮商,讓學生及其同學、父母、老師能與專業醫療人員有面對面共同了解疾病的機會。鼓勵各級學校多加利用衛生署規劃之健康諮詢網站,獲得即時健康資訊。

四、提升健康中心功能

(一)充實健康中心設備

  依各級學校健康中心設備標準,評估其實際需求,充實其保健儀器、診療用品、急救用品、模型等,以符合學生健康照護之需要。對於醫療資源較缺乏地區之學校,優予補助其健康中心設備。

(二)充實學校護理人力

  研議修訂學校護理人力編制與員額之相關規定,充實護理人力,優先增加國民小學護理人員;輔導學校優先任用具有護理師資格者擔任,研議設立學校專業護理師證照制度;各縣市政府建立學校護理人員代理制度;鼓勵校護參與學校衛生行政的規劃與推動,並對有特殊貢獻之學校護理人員公開表揚並敘獎。

五、加強學生視力保健(業經行政院核定實施,計畫內容如附錄三)

(一)強化學童(含幼童)視力保健教育

  執行「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提升托兒所、幼稚園、國民小學教師及主管視力保健知能,加強家長對視力保健工作的認識與配合,全面辦理學童視力保健宣導活動,辦理「學童視力保健種子教師研習會」,並透過該等教師加強宣導,訂定「學童視力保健考核及獎勵要點」,輔導學校落實推動學童視力保健措施。

(二)強化學童(含幼童)視力保健生活及環境

  執行「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輔導幼稚園、國民小學減少兒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降低學童家庭作業量,推動望遠凝視活動,增加室外活動時間;研議學校教室照明基準,加強學童用眼照明環境,繼續充實更新學生課桌椅,推動校園植樹綠化活動。

(三)強化學童(含幼童)視力保健服務

  執行「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輔導幼稚園、國民小學實施定期幼童及學生視力篩檢,輔導視力有問題之學生接受眼科專科醫師複檢,另結合衛生行政機構及民間團體,建構學童視力醫療保健工作網。

六、加強口腔衛生保健

(一)建立口腔衛生保健行為

  國民小學應教導學生刷牙、使用牙線、含氟水漱口等潔牙行為,充實適當設備如牙刷、漱口杯的置物架,足量的水龍頭、水槽等,落實學生午餐後潔牙,並結合家長指導子女建立三餐飯後及睡前潔牙行為。

(二)落實學生口腔衛生檢查與追蹤

  地方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結合地方衛生醫療機構及社區牙醫師定期實施國民小學學生口腔檢查,學校應輔導並追蹤學生牙齒複檢與矯治情形,提高齲齒矯治率,辦理口腔衛生教育、潔牙行為及矯治;辦理國民小學學生潔牙活動及潔牙觀摩。

策略四:創新健康研究,提升健康品質

一、提升專業人員素質

(一)提升護理人員專業知能

  教育部協調並輔導大學增設學校衛生護理學系、學程並鼓勵大學開設學校護理人員在職進修學士班、研究所碩士班;提供學校護士在職進修與回流教育機會,規劃辦理新進學校護理人員職前訓練,輔助地方政府、或相關民間專業團體定期辦理在職研習與訓練;研議相關措施,鼓勵校護參與進修及研習訓練。

(二)充實衛生組長專業知能

  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每年定期辦理學校衛生主管研習,輔導推動年度衛生保健工作。教育部協調與輔導大學開設衛生保健組長專業研習班或學分,並研議由公共衛生、衛生教育、護理等專業背景之教師兼任衛生組長之措施

(三)豐富教師衛生專業知能

  教育部輔導師資培育機構開設健康相關課程,並鼓勵大專院校開設健康相關通識課程;幼稚園師資培育計畫中增設衛生保健課程,期教導學生正確保健知能。配合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辦理「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研習會。學校邀請社區醫療教育專業人員,辦理校內教師衛生保健研討活動,增進其保健新知,實踐健康生活並指導學生建立衛生習慣。必要時,教育行政機關結合民間機構辦理之。

二、加強學生健康宣導與研究

(一)加強學生健康宣導

  學校訂定學生健康宣導週或月,加強重點宣導,鼓勵學生透過學習活動,增進衛生知能,培養衛生行為。培訓學校健康促進種子教師及健康促進推動小天使。加強辦理自殺防治與宣導教育,針對具嚴重憂鬱症、酒癮與藥癮問題、情緒不穩定性人格異常、生活中遭遇挫折,及一等親屬中曾有自殺行為之危險因子學生,加強心理輔導;研議各學校建立自殺防治支持網路、通報系統。

(二)研發健康教材與教具

  結合相關機構、學校資源,發展多樣化教學;訂定健康教材教具設計獎勵措施與辦法,並就設計優良之作品加以推廣,增加教師教學時之選擇及靈活運用。

(三)改善學校健康教學成效

  教育行政機關委託辦理健康教育介入研究,並評估不同介入方法之成效,擇優獎勵並辦理觀摩會推廣。另,加強規劃執行學校健康促進計畫。

(四)研議學校護理工作基準

  委託研議學校護理工作基準,遴選學校試辦後檢討評估,並做為推廣之參考。

(五)加強學校衛生政策法規研究

研議學校衛生政策法規及其相關規定;研議成立跨部會「學校衛生促進小組」;並從事學校衛生推動政策相關研究。

三、建立學校--家庭--社區健康營造模式

(一)結合社區資源

  結合校內外及社區人員成立「推動學生健康促進委員會」,協助推動學校衛生工作。

(二)研發親子健康促進手冊

  健康生活習慣及健康行為需要在學校、家庭互相配合良好之下,才能具體表露出來,而且需要從小即養成,可藉親子健康促進手冊協助家長教育幼童養成健康行為。

(三)辦理學生健康調查研究

  委託定期辦理各級學校學生吸菸、喝酒、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飲食行為等調查,以作為行政規劃、檢查、評估之參考。

(四)推動教師健康促進

學校教師亦是校園重要成員,其健康亦與教學工作息息相關,教師因在不良環境中易引起疾病,教師健康促進亦為學校健康促進之一環;另教師身教重於言教,加強教師健康行為亦有助於學生健康行為之養成。

四、發展學校衛生評鑑制度

(一)建立學校衛生訪評制度

  研訂學校衛生訪評要點,選定評鑑項目進行評鑑;訂定學校衛生績優獎勵措施,同時對於違失部分,應予列管輔導。

(二)推動學校衛生視導

  研議學校衛生視導制度;結合專業機構或人員,強化視導效能。另辦理學校衛生評鑑研究,提升評鑑技術。

第二部分:執行年度及分工如附表一(第32頁至第35頁)

柒、經費需求

一、教育部所需經費,除「提升學生體適能(333)計畫」、「提升學生游泳
   能力中程計畫」、「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需專案計畫1,213,904
   千元;其中九十年度所需經費已納入年度預算,九十一年度需266,536千
   元,九十二年度需320,044千元,九十三年度需22,544千元。(詳如附表
   二,第36頁至第40頁)

二、行政院衛生署、行政院環保署、直轄市政府所需經費另循年度預算程序辦
   理。

捌、預期效果及影響

一、預期效果

策略一:營造學校環境,維護健康生活

(一)各校結合社區醫療機構建立緊急傷病急救網絡,加強通報校園特殊事件及緊急事件,維護教職員工生之生命安全。

(二)研訂校園食品規範,各級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成立校園食品審議組織,以落實校園食品標示,培養學生正確食品消費行為。

(三)強化國民中小學員生社販售供應食品之衛生、安全、營養管理,使偽造劣質食品在校園中根絕。

(四)學校落實食品自我衛生檢查,衛生行政機關加強學校內及附近飲食業之稽查與輔導,確保食品衛生。

(五)提高學校午餐普及率;偏遠、山地、離島國民中小學全面供應午餐;推動低油、低鹽、低糖、高纖之午餐食譜。

(六)強化學校飲用水衛生,減少校園發生水媒性傳染疾病之發生與蔓延。

策略二:加強健康教育,建立健康行為

(一)執行「提升學生體適能計畫」,培養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增進學生體適能。

(二)輔導中小學實施學生體重控制,減少學生過胖或過瘦之比率。

(三)各級學校護理人員、護理教師均接受心肺甦醒術(CPR)訓練,提升緊急救護知能;擇定學校成立急救教育中心,強化教職員工急救能力,減少學生意外傷亡程度與人數。

(四)研發各級學校兩性教育補充教材,每年培養種子教師,推動兩性教育課內教學與課外活動。

(五)提升國民中小學對於菸酒及嚼食檳榔危害之認知 ,降低中小學生嚼食檳榔之比例,推動校園內禁止吸菸。

(六)加強學生藥物濫用防制教育,降低學生藥物濫用之比率,輔導特殊個案進行戒治。

策略三:強化健康服務,增進健康照護。

(一)輔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國民小學一年級學生健康檢查(篩檢),早期發現,早期療癒學生疾病與缺點。

(二)規劃完成學生健康管理資訊系統,結合社區醫療資源,落實學生體格缺點與疾病追蹤輔導體系。

(三)訂頒特殊疾病學生轉介矯治計畫,加強特殊疾病個案登記、轉介、照護工作;推動特殊疾病學生體育活動之運動強度,增進個案健康,減少猝死事件發生。

(四)充實偏遠醫療資源缺乏之學校急救設備或休養設備。

(五)執行「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降低學生近視罹患率,減少因高度近視所引發之眼睛疾病;加強學童斜弱視篩檢,把握斜弱視矯正之關鍵期,九十年底篩檢率100%、陽性個案轉介比率達70﹪

(六)加強學童口腔保健,降低平均齲齒顆數,並提高學生齲齒矯治率。

策略四:創新健康研究,提升健康品質。

(一)強化學校衛生組長、教師及護理人員職前與在職研習,辦理教職員回流教育,強化學校衛生人員人力素質與功能;配合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每年辦理國民中小學、幼稚園「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研習會,達每三年每位教師至少應接受八小時專業研習,護理人員每年接受八小時專業研習(以上含消防課程)。

(二)每年配合地方政府及學校意願試辦「學校家庭社區健康」營造模式。

(三)研頒學校衛生訪評要點,並補助地方政府採重點逐年實施,落實學校衛生保健工作。

二、計畫影響

(一)全面推廣急救教育,實施求生技能訓練,強化學生生活安全措施,建構學校、公共安全處理網絡及應變措施,降低學生事故傷害,維護生命安全。提升校園食品品質,發展學校餐飲制度,解決學生午餐問題,有效減少校園食品中毒案件發生,同時推廣飲食教育,輔導學生培養正確飲食習慣

(二)推動學校衛生教育,舉凡營養、急救、菸害防制、體適能、體重控制、預防保健、就醫、用藥教育等均得以學校為中心,透過學生,逐步深入社區及家庭,加速我國國民保健工作推展,提升國民生活品質,實現長壽又健康的樂利生活。

(三)學生健康管理系統建立,除可測知學生之健康狀況,早期發現缺點及疾病並謀早期矯治之外,可養成國民重視預防保健之觀念與行為,提供學生適性發展,減低校園學生意外事件之發生及傳染性之蔓延,間接有效降低醫療成本負擔。

玖、附則

一、有關機關應配合事項

(一)各級教育行政機關會同衛生、環保行政等相關機關定期協調、檢討、建議,以輔導所屬學校推動健康促進工作。

(二)行政院衛生署及各衛生行政機關協助辦理學生健康檢查、學生疾病矯治轉介、疾病監控、輔導食品衛生管理……等。

(三)行政院環保署及直轄市、縣市政府環保行政機關協助辦理學校飲用水衛生管理。

(四)直轄市、縣市政府衛生機關對於轄區學校辦理本計畫相關工作應予協助輔導、推動與評鑑等事項。

(五) 各行政機關得結合民間團體資源輔導學校依本計畫目標、實施項目與方法加強辦理。

二、各級學校應配合事項:

鑑於本計畫關係學生衛生保健重大事項,各級學校應辦理事項如下:

(一)各中小學應依本計畫訂定該校健康促進執行計畫,納入年度校務計畫。

(二)各大專院校應依本計畫訂定該校健康促進執行計畫,提學校年度學生事務(訓導)會議通過後實施。

三、其他相關事項

(一)推動本計畫有卓越成就或特殊貢獻之個人或團體,由各級主管機關分別獎勵之。

(二)本計畫實施要項,得由主管機關進行試辦工作,依試辦結果,作為推廣、檢討及評估成效之依據。


附件

教育部既有之學校健康促進相關策略、計畫執行檢討

一、 提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畫

(一)該計畫自八十八年二月訂頒,實施期程自八十八年七月至九十三年十二月止,係以提高學生體適能知能、養成學生規律運動習慣及提升學生體適能水準為該計畫之總目標。

(二)該計畫自實施以來,除已完整建構我國各級學生體適能常模外,為落實學生體適能,本部研發體適能護照,八十八學年度計有七個縣市政府全面辦理,及本部遴選200所學校試辦計2,707校2,415,000位學生使用,本(八十九)學年度將於25縣市3,754所學校全面實施,約368萬名中小學學生參與。在大專院校方面,本部依八十八年九月之大專校院學生體適能常模,研製大專校院學生體適能護照,遴選30所大專校院試辦之,並規劃辦理相關研習。另正積極研發教師體適能護照,期經由本計畫之落實,使教師重視健康體適能,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以提升教學效能,並支持與指導學生強化體適能。

二、加強學童視力保健五年計畫

(一)該計畫奉行政院台八十八教字31878號函核定實施,計畫期程自八十八年八月至九十三年十二月。該計畫主要目標群體為托兒所、幼稚園及國民小學一、二年級為主。

(二) 執行一年以來,本部結合各級教育、衛生、社政機關積極推動,在預防方面,辦理種子師資研習、國民小學校長、幼稚園園長及托兒所所長、主管研習;加強視力保健宣導,指導學童不要「長時間、近距離地用眼」並養成正確閱讀、寫字姿勢,製播課桌椅及視力保健宣導短片,製作完成「國小低年級教師用兒童視力保健手冊」,設計學童正確操作電腦圖解及須知…等。在矯治方面,全面辦理幼稚園、國小一年級新生斜弱視篩檢;同時全面辦理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視力檢查,初檢結果發現異常者,則轉介至眼科醫師複查與矯治。在視力保健環境方面,修改國民中小學學生課桌椅規格並補助國民小學更新一至四年級學生課桌椅,報請行政院核定提高學校教室照明標準,指定廿五所國民小學視力保健實驗學校,訂定「學童視力保健考評及獎勵要點」等。

(三)實施以來,因一般民眾對子女期望受到傳統價值觀念影響,仍有大多數學童被要求過早學習,加上電腦、電玩、電視誘惑,都市綠地有限…等多元因素,學童視力未見有效改善,仍需結合學生、家長、學校教師及眼科醫師等共同努力,以期有效減緩日益嚴重之學童近視問題。

三、 學校衛生發展中程計畫

(一)該計畫經行政院教育改革推動小組於八十七年一月三日第六次委員會會議決議:本計畫教育部現正執行中,八十七年度已編列八億五千萬元經費,其八十八及以後年度所需經費,宜循預算程序辦理。

(二)該計畫三年來執行績效,包括發展學校餐飲制度,不但配合社會環境需要,解決學生午餐問題,有效減少校園食品中毒案件發生,推廣飲食教育,輔導學生培養正確飲食習慣。落實健康管理系統,瞭解學生生長發育,早期診斷早期矯治學生疾病,奠定國民健康基礎;同時,經由學生健康檢查與管理系統,提供學生適性發展機會,並減低校園學生意外事件之發生及傳染病性疾病之蔓延。改善學校環境設施,提供衛生、安全校園環境,確保學生健康。推動健康促進工作,增進學生保健知識、實踐健康生活,避免中老年疾病提早於學生階段發生,促進學生健康,減輕醫療成本負擔。

四、 學校飲用水衛生改善四年計畫

(一)該計畫主要依「飲用水管理條例」、「飲用水管理條例施行細則」、「飲用水水質標準」、「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飲用水設備維護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辦理。

(二)該計畫工作績效包括提高自來水使用率,清查各級公私立學校自來水普及率,對於位在自來水供水區內學校,協助接用自來水;對於位在自來水供水區外無自來水管線到達之學校,結合相關單位發展計畫,輔導社區設置簡易淨水處理設備,期使學校將飲用水水質處理至合乎標準,清查並改善校園用水輸送管線,對老舊易受污染之管線及老舊處理設備經定期維修管理後,無法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者,予以汰舊換新;查驗地下水井與廁所、化糞池等汙染源距離,凡距離未達15公尺以上或有受污染之虞者,均即予封閉,必要時輔導重新評估其他取水方法;校園內蓄水池、水塔至少每學期應維護清洗一次,並定期檢查校園用水設備。

五、 充實教育改革人力方案-增置國民中小學護理人員計畫

(一)  該計畫係配合教育改革人力方案,減少學校教師之工作負擔,旋經本部調查縣市所屬國民、中小學護理人力需求數;其標準為國民中小學班級數在七十二班(含)以下,學生數在一百人以上,未置護理人員者以及國民中小學班級數在七十三班以上,未依「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列及教職員工額編制標準」置二名護理人員者,則專案補足其護理人力,經彙整需增置學校護理人員332名,扣除自行吸納四名,合計328名。惟經各縣市政府實際任用者為205名,其所需經費,八十八年度由本部專案補助,八十八年下半年及八十九年度由中央統籌撥付地方勻用,九十年度則納入地方政府基本財務需求內。

(二)該計畫執行以來,輔助部分學校得依法規置護理人力,對於學校衛生工作之推動、健康檢查與健康管理暨學生保建工作頗有助益;唯因受政府財政短絀,本方案未再擴大辦理。未來應研議提升學校護理人力之素質,強化健康中心功能,以及結合社區醫療機構,維護、增進學生健康。


 

[學校衛生法][健康檢查][健康促進][傷病處理準則]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若有侵權      煩請告知